SCBA相關法源---針對密閉空間使用(非船舶)
一、適用的法源層級 層級 法源名稱 核心內容 是否強制 🇹🇼 法律 《職業安全衛生法》 第6、7條:雇主必須提供安全防護措施與教育訓練。 ✅ 🇹🇼 子法 《密閉空間作業安全衛生規則》(勞動部) 第9、11、12條:密閉空間應有通風、氣體偵測、緊急救援設備(含呼吸器)。 ✅ 🇹🇼 指引 《呼吸防護計畫及採行措施指引》 必須建立呼吸防護計畫、適配測試、教育訓練、維護記錄。 ✅ 🇹🇼 標準 CNS 14258、CNS 14560 呼吸防護具之選用、維護及操作方式。 ✅ 🌍 國際職安 OSHA 29 CFR 1910.134 要求呼吸防護計畫、適配測試、醫療評估、保養記錄。 建議採納 🌍 國際性能 NFPA 1981/NFPA 1852/EN 137 SCBA 的設計性能與保養管理規範。 建議採納 二、密閉空間使用 SCBA 的流程 流程階段 最佳實務作法 法源對應 1️⃣ 作業前評估 依《密閉空間規則》第9條:監測 O₂、CO、H₂S、可燃氣體;必要時佩戴 SCBA。 勞動部規則 2️⃣ 呼吸防護具選型 若屬 IDLH(立即危害生命健康)環境, 必須使用正壓式開放迴路 SCBA (不可僅用濾毒罐)。 CNS 14258、OSHA 1910.134 3️⃣ 設備維護 每年依 NFPA 1852 執行完整功能測試、每次使用前後外觀與壓力檢查;氣瓶依 台灣第155條 每5年內檢。 NFPA 1852 + 危檢規則 4️⃣ 空氣品質 空氣來源(壓縮空氣)須符合 EN 12021/NFPA 1989 ,半年檢測一次。 國際標準 5️⃣ 作業監控 配備監督員與救援員,外部待命,至少一人隨時保持通訊。 密閉空間規則第12條 6️⃣ 教育訓練 每年進行「SCBA 穿戴與逃生訓練」及「密閉空間應變演練」。 呼吸防護計畫指引+職安法第23條 7️⃣ 文件保存 保留檢查記錄、維修紀錄、空氣品質報告、訓練紀錄至少3年。 職安法+OSHA規定 三、整合建議:公司公廠 內部「SCBA 安全管理矩陣」 類別 台灣最低標準 最嚴格建議值(國際等級) SCBA 性能 CNS 14258 NFPA 1981 / EN 137 使用制度 呼吸防護計畫指引 OSHA 1910.134 + NFPA 1852 氣瓶檢測 每5年內部檢查 依 DOT 180.205 ...